众所周知,条码生成软件可以根据用户提供的前12位数据自动生成校验位。条码中的校验机制是保证条码识读时不会出现差错的重要措施。大家都知道商品条码的最后一位是校验码。 实际上条码中的校验手段可以分为三类:自校验,校验符,校验码。有些条码中使用了其中的一、两项,有些使用了多种校验手段,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保证识读数据的准确性。 一、自校验特性 自校验特性是在条码设计阶段就已经考虑到的因素,自校验在权威教材上的解释是:如果一个条码符号上出现了一个印刷缺陷不会导致出现替代错误,则说明这种条码有自校验特性。 二、校验符 在常用的条码中,只有Code 128码采用了这样校验方式。它把组成条码的所有的数据字符用一定公式计算得到另一个字符,用这个字符对应的条码作为校验符,扫描时把扫描到的数据再用相同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看是否与扫描到的校验符相符。 三、校验码 校验码是在数据的编码过程中使用,即校验码是数据的组成部分。EAN和UPC商品条码就是最常见的校验码的应用实例。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里不再详述。 条码码制不同,校验方式不一样。有的是用宽度调节法,有的则是用奇偶数校验。不管是哪种校验方法,最终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条码生成软件可以根据用户提供的数据自动生成校验位,有需求的用户,可以动手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