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储运包装箱码简称箱码(casecode),普遍使用在商品外包装箱上,符合全球统一的编码和标识规则,可以在全球范围内 唯一标识特定包装单元物品。箱码仅需一次编码(通常由制造商负责)和一次箱码印刷,就可以让供应链上所有利益相关企业都共同使用。 箱码有三种码制,分别为EAN-13码,ITF-14码和GS1-128码。其中,EAN-13箱码既可以用于仓储物流,又可以用于零售结算;ITF-14箱码只可用于物流仓储,但不可用于零售结算,GS1-128箱码可加入扩展位,长度可变,表示的产品信息内容更加丰富的特点,因此箱码中可包含产品的生产日期、批次等附加信息。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码制的箱码为其产品外包装进行标识。在箱码实际应用中,ITF-14箱码使用最为广泛,如图所示: 常用三类码制箱码的特点 13位箱码的代码结构和表示 13位箱码的代码由厂商识别代码、商品项目代码、校验码三部分组成,分为四种结构,见表1,可采用EAN-13码,ITF-14码和GS1-128码。
厂商识别代码由7~10位数字组成,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负责分配和管理。其中前3位厂商识别代码是由国际物品编码组织分配给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称作前缀码。商品项目代码由2!~5位数字组成,一般由厂商编制,也可以申请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帮助编制。校验位1位数字,用于校验编码的准确性,避免误码的产生。 14位箱码的代码结构和表示 14位箱码的代码是由储运包装商品包装指示符、内部所含零售商品代码的前12位和校验位三部分组成的14位数字代码,其结构见表2,如图所示: 储运包装商品包装指示符V用于区别储运包装商品的包装等级,数字1~8常用于定量包装商品,9用于变量包装商品;由于储存包装商品的包装等级诸多,建议按照固定顺序进行排列。X1~X12为内部所含零售商品代码去掉最后一位校验位的12位数字;C为自动生成的校验码。 含有附加信息的箱码的代码结构和表示 若需在箱码中标识储运包装商品的属性信息(如所含零售商品的数量、重量、长度等),可在13或14位代码的基础上增加信息。含有附加信息的箱码标识采用GS1-128码表示,如图所示: 附加代码信息可以包括生产日期、有效日期、批号、序列号、包装数量等代码。当需要对箱内商品的其他属性信息进行标识时,可增加附加信息代码,但是附加信息不可单独存在。
附加代码信息由应用标识符(AI)+附加信息代码两部分组合而成。应用标识符(AI)由固定表述含义的数字字母组成。 以上就是有关三种箱码的码制介绍,这三种箱码码制都可以在条码生成软件中进行生成。因为它包含多种条码类型,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